工资避税是企业比较常规的避税形式,但据了解,国内企业的主流避税方式不止这一种。但随着国家税务监察体系的日益规范,这些方式都将暴露于监察系统之下,一旦被查,必定严惩!财贸君在此列举5点,仅供财会人员自查之用,规范操作,避免风险。
1、虚开发票抵扣
这种方式不仅违规而且违法。很多企业将员工工资进行拆解之后再行发放,再通过员工提交发票进行冲抵,以报销形式实现避税。企业需要注意:如长期类似大额处理,会造成企业费用异常,引起税务局关注和稽查。
2、现金发放工资
有些公司以现金方式发放工资,而不使用银行代发,尤其以小规模企业为主。
3、补贴不申报个税
把餐补、话补、房补、通讯补、结婚补贴、生日礼金等费用不合并工资进行缴纳申报。
4、大量员工零申报
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,工资明显偏低的话,或许已经被列为高风险企业了,等待企业的将是税务稽查。
5、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
这类情况多出现于劳动密集型企业,劳务工、临时工、第三方员工,很多应该按照劳务所得进行申报的费用却按照工资申报。财贸君提醒您:依据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,全职员工不可以工资申报个税。
避税被很多企业用以减少运营成本,但显然,这已经是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了,让企业与财会人员“闻风丧胆”的强大金税三期系统,已经将所有收入纳入监管之下!2019年,国家财税政策频出,无疑在释放这样一个信号:未来国家将会更加严格要求各企业,各财务人,将行业调整至更加规范。所以,规范操作,依法管理才是企业正确的选择。